ChatGPT心智健康保護機制現況
OpenAI針對自殘與自傷行為,已在ChatGPT中導入Safe Completion模式,當使用者輸入相關關鍵字,如「我想輕生」,系統會跳出情緒支持文字和求助資源,而非直接回答技術問題。根據OpenAI官方文件指出,這項機制已於2023年測試階段覆蓋超過80%的自傷查詢。
斯坦福研究揭示的負面影響
然而,斯坦福大學2024年研究(Stanford University)發現,ChatGPT在某些場域回應方式反而可能引起使用者焦慮。研究團隊對500位受試者進行測試,約有25%的人回報在與ChatGPT討論職場壓力後感到情緒低落。此外,根據《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》2023年報告指出,過度依賴AI傾訴可能削弱人際支持網絡。
OpenAI應對與功能更新
面對挑戰,OpenAI在2024年第二季發布GPT-4 Turbo,強化了風險檢測模型,並新增「情緒校準」參數,允許開發者自訂回答語氣強度。官方文件聲明,此功能可幫助企業在客服或健康促進場景下,提供更具同理心的回覆。但目前仍缺乏公開實測數據驗證整體情緒支援效果。
對上班族與副業者的實務建議
對於一般朝九晚五的上班族,若想在工作或副業場景中使用ChatGPT進行情緒管理,建議結合其他專業資源。例如:台灣心理衛生協會或EAP輔導管道,避免將AI作為唯一的情緒出口。同時,透過自訂系統提示(Prompt Engineering),可強制ChatGPT在回答前提醒使用者就醫或尋求專業協助。
未來完善保護機制的建議
展望未來,建議OpenAI與心理健康專家合作建立更全面的評估模型,並公開透明地發布機制成效報告。企業客戶在採用時,也應定期進行用戶滿意度與情緒影響調查,以形成循環改進。此外,可考慮導入多模態檢測,結合語音與文字分析,及早識別高風險使用者並提供即時介入。
整體而言,ChatGPT已朝著心智健康保護邁出多步,但要達到更全面的防護,仍需持續優化算法、強化跨領域合作,並以使用者安全為首要目標。
欲進一步了解AI工具與生產力提升技巧,歡迎加入AI小姊姊社群。以下為邀請連結:https://www.okx.com/join?channelId=42974376